泉州宋代古船館9月底開館 半年修繕顯海絲內涵

          2014-08-18 08:24:25 來源: 泉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
          查看原圖
          • 泉州宋代古船館修繕前
          • 一樓主展廳施工現場,主體展品宋代古船被包裹得嚴嚴實實。
          • 新館即將揭開面紗,圖為古船館鳥瞰效果圖

          泉州晚報訊 (記者孫燦芬)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有著全國唯一的海事博物館——泉州海交館。為進一步打響“海絲”文化牌,今年4月,位于開元寺內、由泉州海交館管理的泉州宋代古船館啟動修繕,并將于本周完成最后的裝修,轉入布展環節,預計9月底向期待已久的市民免費開放。

          正在修繕的泉州宋代古船館,位于開元寺東側靠近臺魁巷處,陳列的是1974年于后渚港發現的泉州宋代古船。2011年10月,在開門迎客30多年后,因墻壁和電線脫落老化等狀況,該館閉門謝客至今。今年4月,在兩年多時間的調查、勘測和設計后,泉州宋代古船館修繕工作正式啟動。

          按照設計構想,新修繕的展館將以沉船的海灘發現為引線,依據建筑結構的特點,以宋代古船為主體展示,在上樓樓梯打造船艙式的隧道,并將二樓展廳的木構玻璃墻展柜,改造為出土古船底艙的13個隔艙式展覽柜,并復原船員起居休息室,增設鄭和航海星空圖的弧形吊頂,讓參觀者有從海灘現場進入船底艙,再到甲板的觀展感受。此外,為進一步增加知識性和趣味性,修繕后的該館還強化了互動功能,觀展市民可參與升桅桿、辨識錢幣、開啟門洞發現壁龕等游戲。

          記者了解到,除了正在修繕的古船館外,泉州海交館近期擬恢復上世紀70年代曾設立的外銷陶瓷陳列館。展館的場所從現有的泉州與古代海外交通史陳列館中整理開辟,目前已進入整理和設計過程。屆時,海交館陳列館的數量將從現有的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陳列館、泉州宋代古船館(館外開元寺內)、泉州與古代海外交通史陳列館、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泉州海外交通民俗陳列館、莊亨岱藏品館、中國舟船世界陳列館等7個,增加到8個,進一步豐富泉州“海絲”文化品牌的內涵。

          相關鏈接

          泉州后渚港:揭秘一艘宋代古船的前世今生(組圖)

          30年前,福建泉州后渚港,一段“機緣巧合”讓沉寂700余年的宋代古船拋卻塵沙與世人見面,見證了“泉州港”興盛的古船也掀起史學界對于海外交通研究的高潮。宋代古沉船殘長24.4米,殘寬9.15米,排水量近400噸,載重200噸,是一艘首部尖、尾部寬、高尾尖底“福船”類型的海船。

          泉州灣宋代古船出土40周年 親歷者講述發掘過程

          兩個因素促成泉州古船出土:一是這場發掘是周恩來總理對中央文傳圖口親自抓領導后國家文物局批準的,并有省、地、市三級的領導和支持。二是這艘古船的蘊涵對于考古工作者有著巨大的誘惑力,它使他們甘心于冒“借業務抵制革命”的風險。

          [責任編輯:盧僑生]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