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投超9億治理重點流域 60起環境污染案被追責

          2014-09-25 09:57:41 來源: 海都報

          0瀏覽 評論0

          東南網9月25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徐錫思)昨日上午,泉州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第33次主任會,聽取重點流域(含近海流域)環境污染綜合整治情況的調研報告。會上透露,截至今年8月份,全市已有60起環境污染案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追刑責,多人因污染環境被判刑。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海基主持會議,會議還聽取了關于“東亞文化之都”建設工作進展情況的調研報告,討論了關于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工作的視察方案(草案),以及關于“森林泉州”建設的相關調研方案。

          重點流域治理

          今年已投超9億

          調研發現,今年重點流域綜合整治計劃實施的項目共有105個,總投資17.11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9.15億元,其中近海水域整治完成投資4.91億元。

          在肯定全省重點流域整治工作考核四連冠的同時,調研組也指出了存在的部分問題。如居民亂倒垃圾、企業偷排漏排、環保執法“重罰輕管”“以罰代管”等依然存在,污水廠的管網沒有按時序推進;暗訪還發現,南安石井鎮的陶瓷、石材企業污染還比較嚴重,個別企業外排污水超過二級標準。

          不過,一些“老大難”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如石獅、晉江、南安、安溪、永春等6縣(市),以及臺商投資區跨境流域整治,取得了共識,今年以來已經投入近4億元資金;晉江市西濱軍墾農場外租企業的污染問題,也開始進行集中整治。

          皮革廠污水直排

          老板被判刑一年

          海都記者從泉州市環保局了解到,從去年6月兩高有關環境犯罪司法解釋出臺以來,已經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環境污染刑事案60起,部分案件已經審理完畢,多人被判刑。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8月份,全市的環保入刑移送案件已有60起,大多是一些污染嚴重的小電鍍廠、小皮革廠等。

          其中,晉江市龍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從2012年6月以來,在安海鎮可慕村皮革集控區外租用廠房私自建設皮革加工點,生產廢水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向外排放,對環境造成污染,并于2013年7月15日被查獲,外排的生產廢水經檢測,總鉻濃度136mg/L,超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限值為1.5mg/L)的89.7倍,屬于“嚴重污染環境”行為。這一案件中,公司老板吳某美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公司股東及現場管理許某籠被處有期徒刑一年,個人、公司都并處罰金。

          此外,還有豐澤區龍某的五金電鍍非法加工廠、豐澤區余某的五金電鍍非法加工廠、晉江市龍湖鎮翁某的電鍍加工點、石獅市劉某的五金電鍍加工等案件,也都已經移送當地公安機關立案。

          [責任編輯: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