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失竊文物疑現身浙江博物館 網友呼吁徹查
浙江寧波媒體稱征集于泉州的國家二級文物
泉州失竊文物即圖中的墓塔石
泉州新聞網9月26日訊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是人們探尋歷史的重要依據。據北侖新聞網報道,記者隨工作人員前往即將于10月份開館的中國港口博物館,走近館藏的國家級文物,其中有一件來自泉州的元基督教圓柱形石刻。然而,細心的網友馬上發現,這件文物高度疑似泉州失竊的元朝基督教墓塔石,事情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國港口博物館微博發聲明回應】
元基督教圓柱形十字架石刻現身中國港口博物館
在中國港口博物館,當地記者見到一件文物,即從泉州征集來的元基督教圓柱形十字架石刻,今年8月份被確定為國家二級文物。據介紹,該座石刻高55厘米,圓徑49厘米,正中浮刻有一個十字架,下有盛開蓮花,蓮花下有浮刻云朵承托,十字架上有“華蓋”,蓋沿垂下四條瓔珞,系白花崗石雕成。
宋元時期,泉州是當時全國六大都市之一,號稱“梯航萬國”的東方第一大港。繁榮發達的海外交通,招來數以萬計的外國人到這里僑居或定居。他們帶來了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猶太教等多種宗教。他們的墳墓石刻和宗教建筑的遺物,對于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以及海外交通具有重要價值,也是宋元時期泉州港口盛況的最重要見證。
港口博物館文物征集人員在近一年時間里三赴泉州,在當地熱心人士陪同下,征集多件宋元時期石刻。“其中最珍貴的文物就是這件十字架石刻了,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有一相似的石刻還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現在已經比較少見,僅存不多。”該館館長馮毅說。
泉州失竊700年歷史墓塔石 專家稱屬國家一級文物
在泉州市中山路明代御史大夫——顧珀故居中,一個距今約700年的元朝基督教墓塔石,已經保存了數百年。2013年1月24日早上,顧珀后人發現墓塔石不見了;30日,顧珀后人向泉州鯉城公安分局鯉中派出所報了案。
據海峽導報報道,記者隨泉州考古學者劉志成來到中山中路235號,發現顧宅中的那塊元朝基督教墓塔石已經不見了,石桌邊只剩下4個圓柱石。2010年6月到此采訪時,包括被盜的圓柱墓塔石共有5個。
“發現被盜是1月24日,前一天夜里狗叫聲不斷,早上起來一看,那墓塔石就不見了。”顧珀后人顧先生向記者講述稱。據介紹,之前曾有一個男子三番五次找到他,想以最高8000元的價格收購那件墓塔石,因是祖上遺傳下來的,顧家后人不敢出售。“估計是那個人盜去的。”顧先生推測說,因顧宅在改造中山路時,大門變成狹窄的“一尺巷”,盜賊深夜抬運圓柱塔石出巷難度不小,“一個賊是不可能把墓塔石弄出巷的,應該為兩人以上。”。
相關閱讀
-
-
泉州搶抓“新海絲”戰略契機 讓古港重振走進實際
重振古港雄風,泉州躊躇滿志,一張張古港建設的宏偉藍圖正迎著洶涌的時代浪潮徐徐鋪開,力爭在建設...更多
2014-06-04 09:40:10
-
-
“世界宗教博物館”:福建泉州多元宗教文化融合
在泉州,中國傳統文化與古代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東南亞諸種文化曾交融匯合,留下佛教、伊斯蘭教、...更多
2014-05-13 15:09:58
-
-
泉州博物館墻里開花墻外香 身邊寶庫被市民忽略
泉州博物館外地游客熱捧,本地居民冷淡,身邊的藝術寶庫被忽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年接待觀眾近100萬...更多
2014-05-18 10:03:36
-
-
福州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學者觀點引來質疑
歐潭生表示,福州是目前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起點,并不是否認這條交通動脈沿線港口各有輝煌的時期,...更多
2014-05-01 10: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