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昔日庫區移民村 舊貌換新顏今朝嬗變美如畫(圖)
泉州經驗 強化引領移民村環境綜合整治
2006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省移民局的大力支持下,泉州市移民開發局統籌考慮生態環境、休閑旅游、環保排污、道法自然等要素,強化對移民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引領作用,在村莊規劃上,堅持高標準、高起點規劃設計,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移民示范村,全市庫區及移民村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整治庫區環境,建設美好家園”新熱潮。
環境綜合整治后,美升村煥發新顏。
整體提升 鑄就惠民工程大格局
堅持把群眾受益作為環境整治的最終目標,用環境整治倒逼產業升級、基礎改善,全力打造村強民富鄉風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圍繞“移民村要怎樣發展”、“怎樣建設移民村”、“移民村要建成怎樣”等議題,泉州移民開發局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學習思考并找準移民村建設方向。近幾年,泉州移民開發局持續抓好庫區移民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已對兩批移民村進行試點環境綜合整治。其中,第一批共有省級試點村德化縣湖坂村、南安市新東村,市級試點村泉港區小壩村上新自然村,洛江區新庵村,南安市大浦村、大洋村,永春縣美升村,縣級試點村南安市前瑤村。第二批共有洛江區洋坑村,南安市新峰村、墩兜村、金圭村和德化縣久住村5個村列入庫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試點村。
對這兩批移民村環境綜合整治,泉州移民開發局共注入8927萬元移民資金,大力打造宜居宜業移民新村。其中作為省級試點村的德化水口鎮湖坂村,通過環境綜合整治,培育“農家樂”產業,打造“戴云山筑”和“水鄉漁村”兩大美景,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綠富美”德化樣板,也成為全市環境整治的典型示范。
突出重點 促進農村面貌大變樣
泉州市移民開發局突出重點,扎實推進項目實施。截至2016年,全市實施1364個涉及移民群眾飲水安全、交通道路、農田水利、社會事業、環境整治、生產開發等扶持項目,總投資68774.8萬元,其中移民資金投入44784.95萬元,著實解決了通村道路硬化、公共場地綠化亮化、移民村文化設施建設等基礎設施不足問題,庫區移民生活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移民收入穩定增長,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
在南安市溪美街道大埔村,村民林老伯帶著記者逛起了村里的公園,一段新修的公路兩邊鋪上了草坪,種上了觀賞林木。公路繞著半圓形的庫區修建,一邊通向景觀臺,另一邊便是后橋水庫庫區。據了解,2013年,泉州移民部門抓住我省開展庫區移民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契機,讓大潭內這個自然村得到了大發展。
移民村環境綜合整治就像一場春雨,悄然改變著全市各個移民村的村容村貌。目前,我市立足庫區實際,指導各縣(市、區)著力建設“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種功能疊加、體制機制靈活”的庫區特色小鎮。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集中資金打造示范村品牌,突出示范村的亮點和特色,進一步擴大示范村的影響力。
參與評論